青海师范大学积极适应社会需求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能力,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今年5月底,青海师范大学在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国史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首次招收并录取了10名博士研究生。这是我省高校首次在文、理、工三大学科门类同时招收博士研究生,青海师范大学取得建校以来学科建设历史性突破。
一、适应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布局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
2012年,青海师范大学在对新青海建设、产业发展需要及省内专业结构布局综合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研究制定了《青海师范大学关于学科专业布局调整的意见》,确定从2012年至2020年,青海师范大学将在保持师范特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理工类应用型专业,至2020年,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将达60%,主要集中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生态环境、信息产业等领域。
2012-2013年,学校先后增设了物联网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统计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5个理工科专业。物联网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新建专业得到省教育厅重点支持建设工科类专业建设项目支持。
“十二五”期间,青海师范大学先后于2011年、2012年、2013年对有关招生专业提出了停招和限招。通过调整,专业布局基本得到优化,学校办学功能逐步拓展,服务青海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
青海师范大学始终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作为推行任何一项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来全力实施,先后实施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几十项改革举措,启动了一系列改革项目,外引内联,群策群力,共同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三年来,学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教师招考中,一次性通过率和录取率也较前大为提升。在全国和全省的多项大学生才艺竞赛中亦取得好成绩,表现了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为了促进教学内涵发展,青海师范大学还启动两大工程。一是专业综合改革工程。其中在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中,获得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的荣誉,具备培训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质。在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中,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入选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青海师范大学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方高校。二是设立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在立项时,重点支持有关教师教育改革、师范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内容的项目。项目的实施,对于推动教学内容更新,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以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藏族古代文学史》被确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青海师范大学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校级精品课程53门。学校还与陕西师范大学构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两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使得精品课程引领示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着力培养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水平是高校教育质量和学科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学校制定了“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成长发展计划”。通过完善和加强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启动导师制、实施青年教师发展试听课等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尤其是教学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学校建立并完善教师到基础教育一线学习交流、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保证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中优秀中小学教师人数不少于20%。
学校设立学科论教师专项培训项目,先后组织课程论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进行专项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整体提升较大。
作为“本科教学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2013年初,“青海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顺利立项建设。该中心包括普通话练习实验室、板书测试实验室、ICT实验室、教学观察室、中央控制室5个基础实验室和1个标准化智能录播室,具有硬件建设和资源建设相结合、科学研究和教师实训相促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特色。建成后将承担全校乃至青海省教师培训、课堂教学资源研发、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统筹管理全校教师教育工作等职能。
随着新校区的建设,青海师范大学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我省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必将做出新的更为积极的贡献。